电阻炉按热量产生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间接加热式电阻炉和直接加热式电阻炉。所谓间接加热式电阻炉是指在炉子内部装有特殊电阻材料做成的加热元件或能导电的液体,当电源接在加热元件或加于导电液体时,加热元件或导电液体所产生的热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作用,间接地传到放在炉内的炉料上而使之加热。在直接加热式电阻炉中,电源是直接接在被处理的材料上使之加热的。
工业上用的电阻炉绝大多数是间接加热式电阻炉。
间接加热式电阻炉,按炉子的作业方式,可以分为间歇作业式电阻炉和连续作业式电阻炉。所谓间歇作业式电阻炉,是指在电炉加热过程中不进行进出炉料的电阻炉。间歇作业式电阻炉又可分为低温、中温和高温三类。低温电阻炉的工作温度一般在700℃以下,它包括各种干燥炉(干燥箱)、钢件回火炉、轻合金零件的热处理炉和加热炉,工厂中常用的烘箱即属于此。
这种电炉的工作温度一般不超过300℃,可用于300℃以下作加热与干燥之用,其传热方式主要是对流。为了提高传热效果,可以在炉内装风扇进行强迫通风。中温电阻炉的工作温度为700-1200℃,其传热方式主要是辐射,主要用于一般钢制品的回火、退火和淬火。中温电阻炉用得最广的是箱式炉和井式炉,适宜于轴、管类等长形工件的热处理。高温电阻炉的工作温度在1200℃以上,可供高级合金钢件热处理及金属的烧结和熔化之用。
连续作业式电阻炉与间歇作业式电阻炉不同:连续作业式电阻炉一般都有两个炉口,一个是进料口,一个是出料口。工作时,被加热的炉料从进口进入炉中,沿着炉长逐渐移动并被加热,在加热过程结束以后,炉料从出料口出来,因此整个作业是连续不断地进行的。
连续作业式电阻炉结构比间歇作业式要复杂,因此需要有移动工件的机构。连续作业式电阻炉按工作温度可分为低温、中温和高温三类。各类电阻炉所用的加热元件及炉墙结构等,基本上都和同温度的间歇作业式电阻炉相同。低温炉一般配有风扇。
热处理电阻炉功率的大小与炉子的生产任务、工件的加热温度、热处理工艺时间、炉子的结构和作业制度等因素有关。计算功率的方法有经验法和理论法两种。经验法计算简便,但局限性大,仅适用于某种类型的炉子,对有实际经验的设计人员,选用针对性强的经验计算法确定功率迅速准确。理论法采用热平衡计算综合考虑了影响功率的各种因素,有普遍意义,结果比较准确可靠,但计算程序较繁杂,计算中涉及不少参数,若选用不当,也会造成较大的误差。热平衡计算法可帮助设计者分析讨论影响炉子功率的各种因素。对某些特殊的炉子,或设计者缺乏实际经验,采用热平衡计算法比较稳妥。